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,有目共睹,令人振奋和思考,绝对值得大书特书,或综合叙写,或专题记述,书写形式,尽可以多种多样。辽宁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《解放思想二十年》(张凤羽、赵德志、房广顺、秦岭著)一书,叙写并论述解放思想20年历程及其所焕发的力量、所赢得的胜利、所取得的辉煌,选择书写的视角,便颇具特色。20年来,诸多重大历史事件,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,其正确解决无不与解放思想有关。叙写解放思想20年历程,实是抓住了取得20年辉煌成就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内在原因,一个深层次的问题。这自然有相当大的难度,而本书作者,几位青年学者,却知难而进,敢于涉及和思考这样一个有关全局的严肃问题,并且写得井然有序,扎实而深入。
解放思想并非主观臆想,而是一种历史要求、时代呼唤的产物。在那艰难岁月过后不久,党和国家面临种种亟待处理和解决的问题。但是,当时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思想还被一些观念禁锢或束缚着。邓小平高瞻远瞩,顺应历史的客观要求,提出并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“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,团结一致向前看”。本书写出了解放思想带来的20年历史辉煌。在那特定历史条件下,“首先是解放思想”成为历史前进的先导,随之而有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确立,以及这一标准的逐步丰富和深化,对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的正确理解,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,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和确立,等等。解放思想使正确理论、路线,以及新的观念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行动力量,从而创造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。本书写出了解放思想作为历史的内在要求,必然不断地深入与拓展。以对待中国解放思想20年历程为基点,回顾历史,叙写近代欧洲和中国解放思想的历史范例,展望未来,预测跨入21世纪的中国,仍然要倾听历史的呼唤,随着实践的脚步而不断解放思想,视野开阔,延伸论证,意在揭示一种规律:解放思想乃历史前进的必然。本书这种史论结合、以论为主的论述,显示了一种巨大的逻辑力量,而与那种以编年为主的历史叙述则迥然有别。
解放思想20年,涉及对待中国一段历史的许多重大事件,重要问题,往往会遇到各种阻力,不时遭到挫折,甚至流血牺牲,并非一帆风顺。是众多领袖人物和亿万群众的胆略与智慧的创造与探索,心血和生命的奉献与付出,克服和超越种种艰难险阻,才换来这解放思想20年及其所取得的辉煌,所以显得十分凝重。本书写出了这份严肃、凝重,格外引人注目,令人警醒、思考与珍惜。
杨恩寰:辽宁大学哲学系教授,全国高校美学研究会副会长。